欢迎访问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电气与电子系网站!

学生园地

电气与电子系电销专业召开“提高防范意识,谨防网络诈骗”线上主题班会

作者: 时间:2022-06-24 点击数:

暑假已至,许多诈骗分子纷纷盯上了大学生群体,开始猖狂地进行诈骗活动。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防诈骗意识,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电气与电子系20级电子产品营销与服务专业于近日开展“提高防范意识,谨防网络诈骗”线上主题班会。

辅导员刘畅向同学们重点讲解了当下较为普遍的几种诈骗形式及相关案例,提醒同学们提高警惕,做到以下两点。

识别“帮信罪”,谨防“兼职”利诱。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尤为猖獗,“用别人的卡,骗别人的钱,赌别人的钱,洗别人的钱”——这是电信网络犯罪的典型特征。银行卡、电话卡、微信号是电信网络犯罪的重要工具,“办卡实名制”要求使得犯罪分子盯上了“借卡生蛋”的道路。大学生群体涉世未深,极易被“兼职”、“零风险”、“低投入,高回报”等话术欺骗、利诱。很多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点,租用大学生微信号、手机号、银行卡等进行信息网络犯罪。这一行为不仅违法了学校规章制度,甚至已经触犯了刑法。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其情节包括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

识别诈骗“套路”,牢记防诈“八个凡是”。一、凡是网络兼职刷单的都是诈骗;二、凡是购物退款要先转账的都是诈骗;三、凡是放款前先收费的贷款都是诈骗;四、凡是网络交友诱导投资理财都是诈骗;五、凡是自称领导、公检法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六、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都是诈骗;七、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都是诈骗;八、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都是诈骗。

最后,辅导员强调,大学生应该擦亮眼睛,树立法治思维,在心中绷紧遵规守法的弦,不被蝇头小利所诱惑,不被犯罪话术所欺骗,不被电信网络犯罪分子所利用。

地址:承德市大学园区邮编:067000办公室电话:0314-2375666
版权所有©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